④ 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2个行业。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源结构转型速度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由煤电主导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配套政策机制和解决方案尚不完善。从严控到存量替代,可以理解为我们国家最晚到十四五末煤电应该达到峰值,这实际上对煤炭的利用提出要求。
您觉得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的协调发展,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或者说接下来的关键发力点在哪?我们应该发展哪些配套系统,来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各能源的多元协调发展?杜祥琬:这其实就是多能互补的概念,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给出的政策导向,就是鼓励新能源企业自己发展或者购买调峰能力。在这个阶段,煤电的历史角色还是非常重要的。以内蒙古为例,它既有丰富的煤碳资源,也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一是各个地方的资源情况不大一样,有些地方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或者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如何在不断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的同时,保障区域电力安全的红线?先进省份的能源生产中,有哪些值得其他省份参考借鉴的地方?杜祥琬:这个问题很好。
在能源低碳转型的目标下,电网负荷的新常态意味着尖峰负荷不能再单纯依靠电源建设来满足,而应从综合资源规划的角度着手,优化当前的电力供应结构。记者:不久前全国多地出现拉闸限电问题,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煤价高企导致煤电出力减少的现象,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煤电的角色定位?杜祥琬:首先需要关注整个能源转型阶段的煤电角色和作用的变化。小双轨制是指工商业内部也存在自愿进入市场后向发电厂、售电商按市场价购电和仍通过电网统购统销按目录电价购电的两类用户。
这种方式优点在于初始阶段技术门槛低,不足之处在于不符合电力商品的物理规律,后续完善难度大。这对电力市场的公平、有效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四是电网企业功能和角色面临深刻变革。改革中仍有诸多问题值得关注《通知》开启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新阶段,风险与机遇相伴而来。
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避免不合理行政干预,加强煤电市场监管。2017年,我国启动了现货试点,但过程比较坎坷,结算试运行中出现了不平衡资金等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 李司陶。《通知》中的改革举措,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又一次跨越式推进。大双轨制是指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用户与工商业用户之间,在价格、发用电计划等方面的区别对待。电力中长期交易各地落实的程度、方式不一,部分地区存在顺价机制未落实、峰谷信号未被清晰传达等问题。
另外,由于部分地区中长期价格与分时电价衔接不紧密,只有峰时段用电多的用户愿意进入市场,通过比目录高峰电价低的市场价格降低用电成本,而谷时段用电多的用户继续留在目录电价中享受低谷优惠在此背景下,燃煤发电机组变动成本大幅上升。小双轨制并不涉及大双轨制那样的民生因素,却引起了电力市场中的诸多乱象。分时段来看,还存在低价电源与保障性用电曲线不重合的问题,缺口出现在高峰时,同样会产生不平衡资金。
水电等低价电源是我国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用户低价电的重要来源。改革中仍有诸多问题值得关注《通知》开启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新阶段,风险与机遇相伴而来。
《通知》中的改革举措,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又一次跨越式推进。这对电力市场的公平、有效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今年10月中旬,根据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电煤综合价达到1457元/吨,是3月价格低点的近2.5倍。一是煤炭是近期供电问题的根源,煤电市场应协调理顺。变动成本回收困难影响煤电出力积极性,是9月底10月初一系列电力供应问题的主要原因。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避免不合理行政干预,加强煤电市场监管。《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为发电企业的成本困局提供了纾解渠道:一是通过放宽上限,明确了电价可以涨。传导燃料成本 缓解发电亏损从2020年年末开始,由于受美元超发、世界经济复苏、国内去产能等因素影响,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开始飙涨。
因此,即使燃料价格回落,发电企业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维持高电价,进而获得超额利润。四是电网企业功能和角色面临深刻变革。
2017年,我国启动了现货试点,但过程比较坎坷,结算试运行中出现了不平衡资金等问题。我国多个省份的电力市场存在集中度过大的问题,即单个发电企业装机占比大、发电企业总数量少。
电网企业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许多业务的开展处于既无经验也无法律政策规范的状态,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诸多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交易快速扩容 加速机制建设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从售电侧放开+不带曲线中长期交易起步,不同于国外经验中的从现货市场起步,再补充带曲线中长期。在用户侧,一些用户风险意识差,不接受电力价格能涨能跌,参与需求响应、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务意愿不强。这一现象造成峰谷电价的削峰填谷调节作用大打折扣,同时导致电网企业出现亏损。这种方式优点在于初始阶段技术门槛低,不足之处在于不符合电力商品的物理规律,后续完善难度大。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 李司陶。《通知》包括四项改革内容及四项保障措施:有序放开全部燃煤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稳定。
由于涉及到民生等复杂因素,需要逐步消化。另外,由于部分地区中长期价格与分时电价衔接不紧密,只有峰时段用电多的用户愿意进入市场,通过比目录高峰电价低的市场价格降低用电成本,而谷时段用电多的用户继续留在目录电价中享受低谷优惠。
据估计,考虑电煤长协等因素后,10月电厂入炉煤价约为1200元/吨标煤,对应变动成本0.45元/度,高出改革前全国平均燃煤上网电价(包括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燃煤电量)0.36元/度。小双轨制是指工商业内部也存在自愿进入市场后向发电厂、售电商按市场价购电和仍通过电网统购统销按目录电价购电的两类用户。
在电网侧,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存在竞争性业务和非竞争性业务界面不清等问题。例如,部分用户在市场价格上涨后退出市场,迫使电网企业仍与其按目录电价结算,只享受市场降价收益,不承担市场风险。市场建设提速 催化各主体成长从市场主体成熟的角度看,我国电力市场目前也有诸多不足,尤其体现在电网、售电和用户三侧。《通知》落地后,电网企业必然面临更清晰的监管要求,加速适应在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格局中的位置。
二是通过工商业全部入市,扩充了电价涨给谁。《通知》要求工商业用户全部入市,极大地缩小了利用不合理双轨制进行套利的空间,在保证市场公平性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
电力行业当前面临的四大问题,即燃料成本上涨无法疏导、双轨制扭曲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建设夹生和市场主体发育迟缓,都通过《通知》获得了长效的应对机制。大双轨制是指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用户与工商业用户之间,在价格、发用电计划等方面的区别对待。
在售电侧,市场化售电商常年依赖购销价差,渠道化现象严重,缺乏提供增值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没有起到更好地引导用户参与电力系统协调优化的作用。这是影响电力市场公平、有效运行的因素。